阿里云代理商:马云的投入没白费,阿里又一业务拿下中国第一,打破外资40年垄断
2010年,BAT三大掌门人在深圳论剑。当谈及云计算时,李彦宏表示,云计算技术是新瓶装旧酒,而马化腾认为,目前发展云计算还为时过早。只有马云坚定表示,阿里对云计算志在必得。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阿里云项目已经立项两年,但一直没有完成。
王坚博士在接受访谈时曾表示,阿里云研发初期并不顺利,一方面团队没有相关研发经验,只能不断摸索、试错,这浪费了大量时间。
另一方面,阿里云团队长期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给团队成员带来较大压力,就连身为负责人的王坚也一度想要放弃。而马云的回答则很干脆:“不可以,云计算是未来”。
在不少阿里人都将王坚视为“骗子”时,马云承诺王坚每年对阿里云投资10亿。站在当前角度来看,马云的投资并没有白费,这笔钱甚至可以视为马云一生当中最成功的投资。
阿里云在2012年正式发布,之后连续6年保持106%的增长速度,而曾经不看好云计算技术的李彦宏和马化腾,如今都在加大对云计算技术的投入。
不过,单从实力来看,阿里云在云计算中国市场可谓是一枝独秀,无论是腾讯云还是华为云,与阿里云相比,都有较大差距。
IDC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阿里云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云计算平台,市场份额占比仅次于亚马逊云和微软云。不仅如此,阿里云还维持着稳定的成长势头,未来市场排名有望进一步提升。
而在国内市场,即便对手来势汹汹,阿里云也能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
根据1月24日IDC公布的数据显示,阿里云在中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独占仅30%份额,排名第一。
阿里云能取得这一成绩,是因为阿里云拥有领先的数据库技术以及针对行业需求的数据产品矩阵。阿里云数据库家族成员众多,除了常见的企业级云数据库服务外,阿里云还面向在线交易、分析与多模、物联网等不同场景推出了多款产品。
丰富的选择,广阔的业务覆盖能力,是阿里云能占据庞大市场的重要原因。也是因此,阿里云才能连续两年获得Gartner全球数据库魔力象限领导者称号,这是中国数据库40年来首次进入全球顶级数据库行列,此前,该赛道一直被甲骨文、亚马逊等公司垄断。
而随着实力以及市场份额的增长,阿里云业绩也越来越亮眼,2022财年第三季度,阿里云营收超过200亿,连续四个季度盈利,按此趋势发展下去,阿里云业务量有望突破第一个千亿。
而得益于公司营收的不断增长,阿里云估值开始水涨船高。2021年上半年,阿里云被传出独立上市的消息,高盛一度给出1238亿美元估值。
其实,高盛并没有高估阿里云的价值。根据阿里官方介绍,目前阿里云在核心技术领域已经取得诸多突破,飞天云操作系统、神龙云服务器架构、PolarDB数据库等,都是基于阿里云建造而成,阿里云的技术实力已经获得市场认可。不仅如此,疫情的出现,让各界开始推动数字化转型,阿里云的价值进一步得到体现。
可以预见,未来接入云平台的机构、公司会越来越多,而拥有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的阿里云有望成为最大赢家。千亿美元估值对于现阶段的阿里云虽然高了些,但长远来看,这并不会是阿里云的终点。